英国人的增援当然不可能及时赶到,他们现有的军队同样全上了战场,无论法国还是荷兰的英军都不可能撤出来,实际上他们还正在继续向荷兰增兵呢,这时候鹿特丹的巷战还没结束。
虽然原来的计划已经破产,但相比起令人绝望的法国战场,从荷兰突破,从距离最近而且同样也是交通最便利的侧翼攻入德国,依然是协约国目前结束战争的最好方法,所以英国人对于鹿特丹已经是志在必得,当然德国人也同样清楚这一点。双方正一批又一批不停地把士兵填到这座燃烧的废墟当中,到现在为止投入鹿特丹之战的英军和葡萄牙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而他们的对手,也同样达到了差不多的数字,这里已经成了双方的决战之地,宛如后世的斯大林格勒。
再想支援意大利,那么英国人就必须重新组建一个甚至两个集团军,哪怕他们国内也还有足够的小伙子,这也肯定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这时候他们唯一能够快速投入意大利战场的,也就只有原本驻埃及的一个师了,但这点人放到几百万人的大战中是毫无意义的。
实际上就连这个师,也没能够及时赶到,因为意大利人在皮亚韦河防线上,仅仅支撑了不到三天,依靠着凝固qiyou弹洗地和战车冲击,德奥五个集团军一百多万人在这场战役开始的仅仅一个星期后,就突破了意大利人在皮亚韦河西岸仓促建立起的防线。
接下来意大利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优势来阻挡德奥联军挺进威尼斯了,而且他们也没有勇气阻挡敌人了,空旷的平原上,那些被凝固qiyou弹吓坏了的意呆们一刻不停地亡命而逃,丢弃了几乎所有武器,尤其是英法两国从牙缝里给他们挤出的重武器,就像被惊了的鸭子一样仓皇而逃。在他们身后是无数伴随着战车开进的隆隆声高歌猛进的德奥士兵。对于这个同盟国的叛徒,无论德国人还是奥地利人匈牙利人,甚至那些在东线战场上无精打采奥匈乱七八糟民族士兵们都充满斗志,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轻松到手的胜利刺激的。
当德奥联军在特雷维索包围逼降了被困的十五万意大利军,并且前锋已经打到威尼斯外围的时候,意大利人也终于做出了一个勇敢而高贵的决定,他们的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决定御驾亲征,用萨伏伊家族的旗帜,来鼓舞起意大利战士们的勇气。
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意大利军的伤亡并不算多。总共还没超过十万,当然就是投降被俘的比较多一点,由此可见虽然敌军凶残,但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触即溃的情况,说白了就是被凝固qiyou弹吓的,如果意大利士兵们能够鼓起勇气并不是不能挡住敌人,这一点无论首相利蒂尼还是意军总司令卡多纳都很清楚,所以他们才提出让国王御驾亲征。因为他们实在也想不出其他鼓舞士气的手段了。
当然就算御驾亲征也不能跑到威尼斯去送死,这时候德奥联军已经兵分三路,德军第十四集团军向维琴察,第十六集团军和奥匈第六集团军向帕多瓦。而剩余奥匈第十,十一两个集团军进攻威尼斯,为了保证安全,御驾亲征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在博洛尼亚建立起大本营。亲自指挥着从各处拼凑起来的一百万大军北上增援解威尼斯之围。
实际上埃马努埃莱三世和他的大臣们这时候也都清楚,单纯靠意大利自己恐怕是无法逆转局势了,他们现在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把敌军挡在帕多瓦和维琴察一线,至于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萨伏伊家族那一直失败却一直开疆拓土的神奇站队能力了。对于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萨伏伊家族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以一个小公爵戴上意大利王冠的诡异经历,让他们有充足的信心能够延续祖先的辉煌。
而且这时候第一批英军已经在那不勒斯登岸了,正在乘坐火车北上增援,虽然一个师的数量少点,但这其中的象征意义就足够了,有国王陛下御驾亲征,有盟友的增援,英勇的意大利战士终将…
呃,意大利战士丝毫没给国王陛下面子,就在奥军包围威尼斯的第三天,这座城市的十万守军就举着白旗缴械投降了。
紧接着德国和奥匈帝国共同发表声明,废除两国当年签署的布拉格条约中奥地利将威尼西亚割让给意大利的条款,重建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由奥匈帝国皇帝继续兼任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国王,这个王国当初的终结,就是因为普奥战争中萨伏伊家族站在了普鲁士一边,虽然意大利人在战争中被奥地利人打得屁滚尿流,但因为最后的胜利者是普鲁士,所以他们最终还是分得了威尼西亚。
就在威尼斯陷落后不久,帕多瓦的意大利军也弃城而逃,好在这时候他们的援军也赶到了,尤其是英军投入战场,给意大利人做出好的榜样,他们最终在帕多瓦南部重新建立起防线,同时维琴察的守军,也凭借山区地形优势,暂时阻挡住了德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