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血腥下马威(2)(2 / 2)

夜不语诡异档案 夜不语 1718 字 13小时前

此刻,我的注意力完全停留在了正对门的一块墙壁上。

那块墙壁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有一张小纸条,如果不注意的话完全会忽略它的存在。我走过去,打量了一会儿才看清楚上边的文字:

‘校规第五十四条:集体宿舍中禁止吸烟,违者断头。’

这排字迹很不工整,就像是小孩子的涂鸦,但却带给我一种凛冽的寒意。我猛地回过头急促的冲那抽烟的男孩吼道:“快,把你的烟熄灭掉!”

那男孩斜着眼睛看了我一下,根本没搭理,自顾自的又吸了一口。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巨响,一个东西以极快的速度打破窗户的玻璃,疯快的飞了进来。准确而且快速的恰好撞到了那个抽烟的男孩脖子上。

男孩的身体僵硬的凝固住了,他的手上依然夹着香烟,眼睛圆瞪,一丝丝血迹缓缓从鼻子、嘴巴、耳朵、眼睛中冒了出来。脖子处也开始流血,越来越多,仿佛瀑布一般飞溅到地上。

他的身体因为失去了力气的支撑而随着地心引力作用向下倒去,头颅在半空中从脖子上分离下来,掉在地上如同皮球一般弹跳着滚到了非主流女孩的脚旁。

本来已经目瞪口呆的女孩终于反应了过来,吓得惊叫一声,就那么晕了过去。

我也在震惊中缓过了神,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打中男孩的物体是一片吊扇的叶片。失去了头颅的男孩,当然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经济学家贝克尔曾经采纳了个体理性这一传统经济学概念浅释过所谓的坏孩子,理性的行为者被假定为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函数。但是在贝克尔的分析中,“效用函数”与“有效资源”都是在非传统的意义上给出的。

对利己主义者i实施帮助的利他主义者b的效用,被假定为不但是b自己消费的函数,而且也是i消费的函数。

而且,类似的,b的有限资源,即“基本的”预算约束,被贝克尔称为社会收入。社会收入不仅由b自己的收入组成,而且也由i的收入对b的价值组成。

在这一设置下,如果b能向i转移货币而没有任何货币损失,那么当b向i转移足够的货币,从而使b自己消费的一个小的改变正好与i的消费改变有相同的边际效用时,就达到了一个均衡。

贝克尔从这个分析推断出来的理论结果就是著名的“坏小孩定理”。该定理说,事实上,利己主义的“坏小孩”i可能被“大父亲”(b)的利他主义所诱导,仿佛i也是利他主义的。因为从i自己(利己)的利益出发,可以预期到b倾向于以这样的方式转移(给定b的利他主义)以至于b的处境也得到改善。这就不仅增加了b的“主观效用”,而且也通过i的行为改善了b的“客观”收入。

坏小孩定理可被认为是包含两个相关的结果。第一个结果与坏小孩(i)在预期到父亲(b)的利他行为时的表现有关。第二个结果与利他者父亲获得的“客观”利益有关。

人类啊,总是喜欢给一切归类。甚至于不可测的人类行为,也试图用数学公式来诠释。真是有些让同样身为人类的我难以理解。

照例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夜不语,是个iq很高,但很多时候都理智的让人感到乏味的人。从小到大,我的身旁发生过许许多多诡异莫名的事情。有感与此,我开始用笔将它们一个接着一个记载了下来,写成了小说。不错,就是你们正捧着的这本。

阅读以上数据的时候,我正在喝着咖啡,思考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数据是老男人杨俊飞mail给我的,同时邮寄给了我一堆莫名其妙的报纸。

这些报纸剪贴上的新闻通通发生在中国的各个大城市,如果非要理出相同点的话,恐怕也有四个。一是谋杀案。二,凶手的年龄都很小。三,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四,这些孩子杀的要么是父母,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同学,几乎都是身旁熟悉的人。而且所有的手法都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刚把资料看完,老女人林芷颜已经推门走了进来。她难得的没有跟我调笑,只是递给我一个数据夹:“里边是你的新身份,以及今天下午的飞机票。这次你可是要当回你的老本行了。”

“老本行?”我皱眉。

“不良学生,而且是十恶不赦,社会垃圾的那种。怎么样,可以恢复本性,高兴吧。”这个死女人,刚没正经多久便露出了本性:“而我嘛,扮演你的老姐,一个可怜的被迫害者。”

她做出十足的受害者模样,楚楚可怜。

我一脚就踢了过去:“恶心。这个case,究竟有什么问题?要到哪里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