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太后之难(1 / 2)

孺子帝 冰临神下 1786 字 2天前

皇帝在洛阳一待就是几个月,新年在即,仍不肯起驾回京,反而热衷于发布圣旨,一道接着一道,任命了大批新官员,同时不停地召见留守京城的重臣,每次只见一位,除了宰相,三品以上的实权大臣,几乎都被叫到。

皇帝的应对之策由此变得清晰。

挨个召见大臣,是为了分化朝廷,这一招确有效果,同在京城的时候,大臣们十分团结,一旦分处两城,中间隔着函谷关,免不了彼此猜疑,只要是被皇帝见过的人,都要向同僚“自证清白”。

但大臣还是慢慢分化了,原兵部尚书蒋巨英调任大将军府掌印官,专职调查兵奴一案,一有人来说情,他就双手捧出军令状的副本给对方看,“本官的身家性命都在这上面,你说,我该怎么帮你?”

皇帝的另一招则让大臣们更加头疼。

新官员都是皇帝亲选的人才,品级不高,却被安插在重要部司,这些人有皇帝撑腰,个个都很狂傲,以未来的尚书、侍郎自居,一上任就挽起袖子要大干一场,令上司极为不满,同时也心怀忐忑。

京城大臣多已上交请辞奏章,皇帝扣留不放,原来只是缓兵之计,只待亲信成熟,就要将大臣全换掉!

没有几个人真心想辞官,皇帝只是要求释放私奴,并没有没收田宅,如果丢掉官位,损失可就大了。

大臣开始“反击”,做法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暗示手下的老吏可以怠工,皇帝既然派来了新官员,就让他们干活儿好了。

朝廷逐渐陷入混乱,影响之大,远在洛阳的皇帝也能感觉到。

奏章不再按时送达,晚个两三天已成常态,顺序颠倒,不分轻重缓急,偶尔还会有丢失,不是落在驿站,就是遗落在部司,追究起来,全是推委,谁做事谁担责,皇帝任命的新官员只好请罪。

皇帝仍不屈服,奏章混乱,他干脆不做批复,有了想法之后,直接下达圣旨,驿站不可靠,就派宿卫军甚至身边的太监将圣旨送往京城的宰相府,盯着宰相发布下去。

卓如鹤总算尽忠职守,他没有完全站在大臣一边,虽然不停地上书请辞,并且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以天下为重,稍退一步,但是没像其他大臣那样懈怠,只要是圣旨,都会照行无误。

大雪纷飞的季节,皇帝与大臣斗得热火朝天,“战场”逐渐扩张,最先加入的是一群读书人。

读书人也发生了分裂,一派支持皇帝,一派支持大臣,或是当众辩论,或是书信往来,各持己见,一些人甚至因此断交。

瞿子晰曾算是读书人的首领之一,如今却弹压不住当初的仰慕者,他还在东海国,各地书信络绎不绝,府门下经常被塞进匿名信,大都是指责与咒骂,声称他失去了气节,令天下读书人寒心。

瞿子晰只给几位好友回信,对其它书信一概不回,亲笔写下四个大字,贴在大门上——公门无私,字迹被泼墨,他就安排工匠刻了一块木匾。

瞿子晰身为右巡御史,没法参与读书人之间的争斗,皇帝这一方的“大将”是康自矫,他没有被派回京城当官,仍然留在皇帝身边充当顾问,白天与到访的读书人当场争辩,晚上奋笔疾书,继续为自己辩护。

康自矫很聪明,不以强权压人,擅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方说皇帝逾越规矩,他就问大臣的规矩在哪里?对方说皇帝劳民伤财,他就问劳谁的民、伤谁的财?对方说天下纷扰,皇帝要负最大责任,他就说皇帝当然负责,所以才要频繁下达圣旨……

这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斗,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无论对错,皇帝都不会改变主意。

韩孺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接下来,他要等大臣出新招。

离新年还有半个月,这天午时过后不久,东海王求见。

东海王一直小心地置身事外,拒见外人,连信都很少写,只在被皇帝问到的时候才给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

韩孺子刚用过午膳,正站在桌子旁边发呆,桌上的公文摆得乱七八糟。

东海王进来之后笑道:“岂有此理,连陛下身边的人也懈怠了,桌上这么乱也不好好收拾一下。”

韩孺子转过身,“何必呢?这就是真实的现状,无需粉饰。”

东海王又笑一下,没有接话,说道:“我今天上午接到一封信,陛下肯定猜不到是谁写来的。”

“你既然说朕‘猜不到’,那这封信十有八九是从宫里来的,太后还是皇后?”

“是太后。”东海王躬身道,皇帝就像是即将入场比武的高手,气势外露,随时都准备做出反击,东海王只能甘拜下风,“慈宁太后拜托我一件事,要我劝陛下回京,过个年就好,年后随陛下去哪都行。”

韩孺子沉吟片刻,“这是大臣的新招。”

“嗯……倒也未必,思子心切,慈宁太后应该是真心希望陛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