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2 / 2)

笑不是真正的笑,难过不是真正的难过,哭也不曾真正地去哭。他透着一股疲惫感,像是被尘世万物所压着,一点点往下压……闻蝉心中升起恐慌感,觉得李信依然没有从闻蓉的死中走出来。

她喜爱的少年风采世无双,眼下却在老去,却在凋零……她不想他身上的那些东西消失。

闻蝉沉静地看着李信发呆时,李信忽然抬头,目光毫不迂回地往她这个方向看来。少年的目光在半空中对上,深深凝视着。

李信看到帷帐飞扬中少女的身影,看她静静地看着他。他心中不解她为何这般安静,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跟她打个招呼,腰间被撞了一下。一个小孩子从街上正中央的驰道上被撞了过来,执金吾的人大骂出声。

长安大街乃是三条道,两边是吏民们走的,中间宽阔的驰道,乃是皇帝一家的专用道路。自然,现今皇权旁落,走驰道没以前规矩那么大。但就是贵族人士走驰道,都要考量一二。非紧要事务不上驰道,现今一个小孩子却敢在驰道上玩耍?

执金吾没直接打杀,还是看期门的郎君们在这里。

期门的人跟执金吾不对付,不管有没有理,先吵一顿。反正刚打了一架,再打一次也没关系。李信没有参与他们的对骂,他蹲下身,给脏兮兮的小孩子拍了拍身上的土。李信想了想,又把钱袋给了出来。在小孩子震撼一般的眼神中,他笑得分外明朗,还手放在唇间,做了个嘘的动作。

毕竟哪有贵族郎君这般对待一个庶民的?

“阿信!走了!”那边吴明等人喊叫,李信应了一声,摸摸小孩子的头,再抬头对楼上已经站起来的闻蝉笑了笑,转身走了。

闻蝉发现,当李信看着小孩子时,他的眼神,就真诚了很多,笑容也亲切了很多。

少年郎君已经从街上打马走远,留下一串马蹄飞印。酒肆中又恢复了热闹,郎君女郎中重新把酒言欢。闻蝉走了两步,反应了过来。她表哥心里,还是认同那些贫苦的人。他有时候不方便出手,但是能帮的时候他都帮。

闻蝉想到当年长安城中的乞丐,想到当年李信跟乞丐换衣服,就怕乞丐冻死……

闻蝉默默想:我表哥所向远大啊。他忧国忧民,非我般人所能比。

难怪李信总跟贵族中的异类江三郎玩到一处去,也能和不拘一格的吴明耍得好……

闻蝉想:我是跟不上我表哥的思想境界的。但我既然明白了,就要努力跟上。他心怀天下,我总不能草菅人命吧?我也得做点什么,帮帮他。

闻蝉身上有所有贵女的通病,只是因为自小生活优渥,性情比较乖巧。她没有瞧不起平民百姓,但她也同样没觉得对方如何与自己平等。她不接触社会底层的人,身边所有人都不接触。高兴了给点钱,不高兴了打发走。那没什么的,满长安城的贵族都这样。你要是对一个平民好一点,还反而要被瞧不上,被说家中没规矩。

当闻蝉为了李信,往他的世界走一步时,她的心,也向他更靠了一步。

之后便是过年,祭天。

闻蝉身为舞阳翁主,每年过年期间的这些活动,她一个都不能拉下,都得跟着走一趟。进入了新一年的忙碌时期,每日跟着阿父阿母参加各种宴席。除夕的时候得在宫中,大年初一开始,又要拜访各位长辈。

她十分的忙,李信也同样。李信来长安满打满算两个月的时间,就从期门郎升到了东宫的侍卫长。连当初提拔他的宁王殿下都惊讶十分。既然到了东宫,那么太子有什么活动,李信都要跟着。

当蛮族使臣来大楚的时候,皇帝陛下他出来晃了一晃。当国无外使时,未央宫中、骊山上的各种庆典祭祖,皇帝都是不参加的。皇帝不参加,这些活动就落到了太子等一干公子身上。太子倒是有野心大包大揽,然他当然没那样的精力。就是他的死对头,他所讨厌的定王,在他特别忙的时候,都能从他这里顺走一些主持宴席的活计。

由此太子对定王更看不上眼,然而他身边的人都派了出来。皇子中唯一比较清闲的,是宁王。但太子看了看宁王,宁王那风吹就倒的身体……太子不敢给这位弟弟派太重的任务。这位弟弟要是累病了,他那位凶悍的王妃,还不得找太子拼命吗?

张术想起宁王妃,就心有戚戚然。闻家的女孩儿啊,也就小表妹闻蝉乖巧。闻姝从小到大,就是母老虎中的母老虎。比他那位姑母还厉害——姑母起码不会武。闻姝连武都会了,这世上,还有哪个郎君是她的对手吗?

从年前到年后,统共十来天的时间,闻蝉与李信都没怎么见过面。每次李信匆匆来见她,说个两句话的功夫,就又被叫走了。更多的时候,闻蝉梦见他坐在自己床边看自己。屋子黑漆漆的,她每次睁开眼,他都不在。

闻蝉心中茫然,不解他为何半夜三更都敢来看她,却不敢面对醒来的她?每次都只在她睡着后坐那里发呆?

李二郎的心思,太难琢磨了。

毕竟是年少的女孩子。

闻蝉即使少时便看过春宫图,即使多年来与李信玩得好。她也不知道当夜沉下去,她对李信的致命吸引力。李信根本就不敢在晚上看她,可是他又忍不住。全身血液逆流,身子发抖,想碰不敢碰。她恬静无害的睡颜,让他坐都坐不住。李信只敢望梅止渴罢了,只敢在心里偷偷想。每次想,就甜得发酸。

年过后,事务总算一日日越来越少了。

离府衙开印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太子累得脱了一层皮后,也大方地给身边郎君们许了假。年十五上元节那天,太子傍晚时出宫与谋士们谈来年对蛮族开战的可能性。太子虽然性格有些缺陷,却是真的想打仗。他不知道边界那里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派出了不少将军去守境,可是也没听到什么好消息。

太子心中焦虑——要知道正是因为他开战的缘故,今年蛮族根本没派使臣来大楚。

更烦的是,他这边战事不顺,定王那边不停地抚慰蛮族人,称一切摩擦都是误会,与以前无异。

误会?

太子冷笑。

他在谋士府中走来走去,心里烦躁无比。他虽然现在是太子,可是朝中大臣们明显更喜欢性情温和的定王。更关键的是,他那位父皇也喜欢从不忤逆自己的定王。太子自觉自己的砝码越来越少,他需要一场胜仗,好来巩固自己的位子!

他父皇年前就说要退位,退到现在还没退下去!太子总觉得他父皇是不满自己,想把自己这个太子踢下去,却还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太子手在图上重重一敲,恨道,“打!必须打!蛮族人那般目中无人,侵犯我大楚边界多年。我大楚难道没人了吗?今年他们要的东西,一个也不给!”

众臣惊住了:“您要动两国的贸易?!这、这可不行!会闹出大乱的!殿下您再忍一忍,他们只是小小侵犯我国边界。但你若停了贸易,那会引发大乱的。万万不可!”

太子一时热血上脸,说完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贸易非小事,官不咎民不报,要动这块的话,涉及到的利益分割太多。然而谋士们这个大惊失色的态度,更让他生气。他忍着胸中怒意:“孤听说边关有人做兵马生意!去年有人给孤送上来的战利品,出土地居然是徐州!徐州那么远,架子都能跑漠北去?!往大里说,这是叛国通敌之罪!”

程太尉的一个弟子在旁边咳嗽了一声,说,“话也不能这般说。徐州那边的乱臣贼子尚没解决,万一他们跟漠北的蛮族人勾结,互通有无,也是可能的。叛国通敌什么的,还是不要说啊。”

场中很多人脸色都不自在。

太子这罪定的太严重了。

叛国通敌?

要真这么算的话,第一个叛国通敌的人,那就是定王啊。

朝上谁不知道定王一直在积极与蛮族沟通,想让两国边关无事。朝中大臣的家属,也不乏跟蛮族人通话的。太子这一竿子打死一片人,就是大家现在站太子这一边,也肯定不满啊。通敌?都通这么多年了,您现在才说?那往上面追,当朝陛下还通敌呢,陛下的陛下还通敌呢!您不能这么说啊。

太子又说错话了。

连自己身边人都开始疑心太子这是要干什么。

话不投机,张术也知道自己话说得过了。旁边闻家一位郎君拼命咳嗽给他暗示,他只能忍着一肚子火,安抚了众位一番,说改日便聊,出了府。出府后,已是傍晚时分。太子坐上马车,经过街市时,看到满街的花灯。光华璀璨,流丽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