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2 / 2)

难道说,是他家大公子……

小厮再次惊恐了。

这时,房门被人从里面推开,王溱穿着一身乌衣,道:“进来吧。”

小厮:“是。”

王溱漱口洗脸,用热水细细擦拭了双手后,对小厮道:“今日清晨你可曾看到什么?”

小厮恭敬地回答:“回大公子的话,小的看到了……”

王溱双目含笑,温和地看着他。

小厮身体一僵,慢慢的,他说道:“小的未曾见到什么,也不知道大公子说的是什么……”

王溱长叹一声:“走吧,去前厅。”

用完早饭,唐慎就拜别王溱,带上书童离开了琅琊王氏。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待下去,因为王溱下午就要回盛京,也确实不好留他。送唐慎离开时,遥遥望着唐慎的背影,王家四老爷王慧指了指,道:“像不像落荒而逃?”

王溱淡然地看了眼:“四叔叔何出此言。”

王慧:“我听说今日小厮去别院给唐公子送东西,却发现屋里没人,连他家书童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子丰,你可知道他去哪儿了?”

王溱低笑了一声,摇摇头,仿佛在感叹自己难得还会被人抓住把柄。

王慧:“可就是他了?”说这话时,神情庄重,眼神中再无一丝玩笑。

王溱停下脚步,看向王慧,诧异地挑眉:“是什么?”

“你晓得我在说什么。”

“那四叔叔也应当晓得,十年前我就说过,我从未想过有一日我会碰到那个人,我早已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这世上千般人,万般好,我独要一人,可那人未必就会要我。是他、不是他又如何,他并非同道中人,我也不是他的良配。”

留下一段长长的话,王子丰潇洒地拂袖离去,留下王家四老爷震惊地待在原地,哑口无言。

然而过了片刻,王慧回过神,笑眯眯道:“可就胡说吧。从小到大,你想要的,还有得不到的?”

当日下午,王溱乘船北上,回了盛京。

过了几日,唐慎辞别姑苏府的一众亲友,同样北上回京。刚到盛京,他就找来姚三,道:“琉璃工坊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第70章

姚三道:“大致手法工匠们都懂了, 只是这透色琉璃的产量并不稳定。一来是因为这东西本来就难做, 比那肥皂要难上许多。二来是时间紧迫, 正巧碰上过年,工人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做的次数还不够多。”

唐慎想了想:“带我去看看吧。”

官员的假期大多休到正月十七, 过了元宵节。唐慎提前几天回到盛京,他穿着厚厚的袄子,随姚三来到城东的琉璃工坊。

是的, 在唐慎离开盛京前, 他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捣鼓出了玻璃。

当唐慎将成品拿给姚三、林账房等人看时, 众人纷纷惊呼:“琉璃!”

陆掌柜经常和景王府的人打交道,见过不少好东西。他道:“琉璃价格昂贵, 一般都是御前的贡品,民间也有, 但大多制作粗糙,成色浑浊。这样好的琉璃,需要用上好的琉璃石才能做出来。小东家, 您是从哪儿弄到的。”

所有人都将玻璃认成了琉璃, 唐慎就没澄清。他道:“琉璃多是彩色,你可曾见过这种无色的?”

陆掌柜仔细端详:“这倒没有,还真未见过无色的。”

唐慎:“这是一种特殊的琉璃,并非用琉璃石做出来的。我叫它玻璃,你若要叫它琉璃, 也无大碍。而最关键的事,它不是用琉璃石做出来的。”唐慎又强调了一遍。

林账房和陆掌柜呼吸一紧,互相看了一眼。

林账房:“小东家,您的意思是……这东西的原料,比琉璃石要便宜?”

陆掌柜:“便宜多少!”

唐慎伸出手,比了个数字。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于是,便有了如今的一幕。

唐慎与姚三来到琉璃工坊,只见工匠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凌子石磨成粉末。另一间坊屋里,工匠们在配置氢氧化钠。因为之前有做肥皂的经验,所以氢氧化钠的配置非常顺利。只是将凌子石、长石和砂岩粉末搅拌在一起,再用氢氧化钠去反应时,总是会造成一些浪费。

唐慎观察了许久,又亲自动手去试了一番,他与几个擅长做肥皂的工匠讨论了几天,最终只能把原料的浪费率降低到60%。

唐慎心中感叹:“虽说是古代西方的制玻璃法,但要是能用后世的机器,浪费率至少能降低到30%。”

做出岩浆一般明亮滚烫的玻璃水后,就是吹制玻璃器具。

吹制法,是西方用了数千年的一种制作玻璃的方法,放到后世也有工匠继续使用。只见一个工匠用一根细细的铁管,缠上了一些液体玻璃。液体的玻璃粘性很大,如同浆糊一样粘在铁管的一侧,工匠再从另一侧用力一吹,液体玻璃就鼓了起来。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吹制出自己需要的玻璃形状。

太过精细的器具,现在的工匠还不能吹出来,只能吹一些简单的形状。

唐慎在一旁观看工匠吹做玻璃,他挑选了几个人,将他们带到一边。唐慎道:“你们几位接下来就不用参与岩液制作了,”岩液就是液体的玻璃,“你们专心吹制玻璃,要做出更细致的形状和花纹。”

几个工匠点头称是。

私下里,唐慎对姚三道:“姚大哥,这次琉璃工坊的事,咱们没再和任何人合作,是自个儿的生意。保密的事,你可做好了?”

</div>

</div>